第(2/3)页 朱标十分疑惑,暗想父皇怎么对一个郎中如此感兴趣。 而且事先封赏的时候也没跟他说过。 如今倒是想着要问他的看法了。 “儿臣和此人接触不多,但此人医术高明,太医院都对母后的病情束手无策,在他手里,轻而易举地便能解决。” “此人见到儿臣时,没有寻常百姓和大臣的艳羡和畏惧,反而是很平常,就好像儿臣也是很平常的人一样。” 说到这,朱标抬头看了眼朱元璋,发现父皇脸色没有异样后。 他大着胆子继续说道:“其次便是面对父皇您,您看朝中大臣,哪个对您不是又敬又怕?” “但此人荣辱不惊,不刚不曲,说话办事虽不圆滑,但却不阿谀奉承,是少见的人才,即便是朝中大臣,能比得上他的人也没有几个。” “那些大臣要么故作高深,要么太过刚直,而刚曲自若之人,儿臣至今没发现任何一个!” 朱元璋讶异地看向朱标,心情大好的同时也有些意外:“想不到你对朱枟的评价倒是如此之高啊。” 朱标轻声笑了笑,上前说道:“父皇,这郎中姓朱,和咱们也算是本家,再加上此人气度不凡,是个人才。” “依儿臣看,倒不如您将他收作义子如何?我看母后对他也甚是喜欢。” 义子? 朱元璋面色一愣,十分惊讶地看向眼前的朱标。 虽然早就听闻这个儿子有仁君之称。 但如此气度,倒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 “朱枟的年纪可比你还大些,真要收作义子,人家也算是你的皇长兄了,你就不担心……” 后面的话,朱元璋没有说下去。 但听在朱标耳中,仿佛是晴天霹雳。 他跪在地上赶紧说道:“父皇,您说到哪里去了,儿臣的性命都是父皇与母后给的,儿臣能有今天,也是依靠着父皇和母后,若父皇认为如此,就该当如此,儿臣绝无怨言!” 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十分满意。 他笑着起身扶起眼前的太子说道:“你有这个心,咱和你娘倒是十分欢喜,那你便听好了!” 朱标身子一顿,以为父皇是要宣读圣旨了,跪着的身子不禁直了起来。 “朱枟是你一母同胞的皇长兄!” 啊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