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因为缺少工匠,无论是袒村,亦是福田,米库皆简陋,以木、石为材,堆砌而成。 幸好正是冬季,天寒地冻,蛇虫鼠少,否则定有不少大米,需折损在此道上。 一万石大米已是不少,以人均每日两斤米来算,足以养一千七百余人,整整一年! 当然,徐病既有农作光环,农田产出相对稳定,自没必要囤米、屯粮。 按往年大熙气候,三月末左右,冰雪便会消退,这时用于开荒之流民,该回乡回乡,该落户落户。 但在此之前,徐病每日消耗的米粮,还在稳步上涨,毕竟流民之数,不曾减少,有各地流民,听此风声,皆来投靠。 其实还有一好处。 往年大饥大灾时,叛党活跃季,朝廷无力救援,他们只能投靠叛党。 徐病此举一定程度上,延缓了部分叛党发展,当然,大熙的情况,乃是长期累积而成,绝非一举一措,便可改善的。 以“午卯”信封为准,南边荒林处,流民约莫有近万余人,单日吃食量该有两万斤。 一个月下,便是六十万斤,以石为单位,便是五千石。 故这一盘算,袒村两千亩农田,收获虽丰收,却也仅是恰好,能将那大缺口堵住。 徐病行至炼兵场,二百火炊军,皆身披甲胄,站在簌簌冷风中,威武不凡。 他们体格健硕,精神饱满,朝此一站,似团团燃烧的火堆,徐病十分满意,连连点头,口中尽是称赞之言:“不错,不错。” 作为第一批,跟随他的兵众,总是与后来者,多有些不同,徐病让们个以长矛、石头、火焰…试试甲胄威能。 火炊军得令,一百兵众持矛,一百兵众穿甲不动,长矛刺甲,不留一丝痕迹,发出金石碰撞之音。 十分悦耳。 徐病摆手。 兵众换矛持石,各自砸去,石碎而甲无痕,长期服食玖米,使得兵众力大气盛,战斗力比寻常兵士,要强上数倍不止! 这二百火炊军,无论在何处,皆是精兵中的精兵。 “昨日那三十人,可还适应?”徐病问道。 公仲侯俯首言道:“大人是指,昨日得乌鸦迎荐的人吗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