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现在?去省城?接材料?” 多蒙愣了一下,随即立刻反应过来,脸上露出了严肃和兴奋交织的表情。 “好!我马上准备!这种高模量碳纤维对温度和湿度很敏感,运输和储存必须注意!我得带上一些必要的检测工具和保管说明!” 说着,他立刻跑回自己的临时工作室,快速收拾了一个小工具箱。 下午一点,一切准备就绪。 一辆半旧的皮卡车停在厂门口,司机是厂里经验最丰富,开车最稳的老师傅。另外还跟着一位负责仓储的师傅。 多蒙拎着他的工具箱,和许正一起坐进了皮卡车的后排。 叶百媚和几位厂里的骨干送到厂门口。 “许老板,多蒙先生,路上小心!厂里这边你们放心!” “嗯,我们尽快回来!厂里就交给你了!” 许正点点头,摇上车窗。 “老张,出发!去省城东郊环城路!” 许正对司机说。 “好嘞!许老板您坐稳了!” 老张师傅应了一声,熟练地挂挡,皮卡车发出一阵轰鸣,驶出了渔具厂,朝着省城的方向疾驰而去。 车上,许正和多蒙都难掩兴奋之情。 两人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,讨论着材料到位后的生产计划、工艺细节,以及对新产品的期待。 原本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在热烈的讨论和期盼中,似乎也变得短暂起来。 下午三点差十分,皮卡车准时抵达了省城东郊,找到了那个挂着“南海省新材料应用研究所第三仓库”牌子的院子。 院子门口有岗哨,许正下车说明了来意,并出示了单位介绍信。卫兵打电话确认后,才放行进入。 仓库的王主任是一位四十多岁,面色严肃的中年人,但办事很利索。 他核对了许正带来的调拨单传真件和单位证明,又让多蒙简单说明了一下材料的预计用途和保管要求,确认无误后,便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库房。 打开厚重的库房门,一股特有的材料气味扑面而来。库房里整齐地码放着各种贴着标签的材料箱。 王主任指着角落里几个明显是刚运到,还未来得及入库的板条箱说,“许老板,这就是你们要的T800碳纤维,一共五十斤,分装在五个箱子里。这是出库单,请清点签收。” 许正和多蒙走上前,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查看。里面是整齐卷绕的,泛着黑色金属光泽的碳纤维布,质感轻盈而坚韧,上面有清晰的型号标签。 多蒙拿出放大镜和手电筒,仔细检查了一下材料的纹理和边缘,又看了看包装上的说明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,对许正点了点头。 第(2/3)页